马弗炉作为实验室高温处理的核心设备,广泛用于材料烧结、灰化实验、热处理等关键工艺。其性能稳定性与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不当操作或维护缺失导致的设备故障、安全隐患甚至实验失败屡见不鲜;本手册从基础操作、清洁维护、安全规范三大维度出发,结合常见应用场景与问题案例,梳理标准操作流程与应急处理方案。
一、清洁前准备
断电与冷却
关闭电源,确保设备全断电并自然冷却至室温(需4-6小时)。
佩戴防热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烫伤。
二、清洁工具选择
使用软毛刷、吸尘器或干燥软布清理炉膛内部,禁用金属刷或腐蚀性溶剂。
顽固污渍可用中性清洁剂或专用清洁剂(需确保无腐蚀性)。
三、内部清洁步骤
清理残留物
用软毛刷或吸尘器清除炉膛内的样品残渣、灰尘和氧化物。
对于角落缝隙,可用压缩空气辅助吹扫(压力需控制,避免局部过热)。
处理顽固污渍
用中性清洁剂湿润软布擦拭,避免液体渗入加热元件或耐火材料。
清洁后需干燥炉膛,防止残留水分影响后续使用。
加热元件清洁
检查电阻丝、硅碳棒等元件表面是否附着杂物,用干燥软布轻拭(禁止直接接触)。
发现断裂、变形或发红不均时需及时更换。
四、密封性与外部清洁
检查炉门密封条是否残留杂质,用软布清理密封槽,确保闭合气密性。
外部用中性清洁剂擦拭,禁用强酸强碱溶液以防腐蚀不锈钢外壳。
五、清洁后维护
功能测试
静置1小时后再通电,测试炉门闭合密封性及温度控制准确性。
校验温控仪表与热电偶连接状态,确保显示温度与实际一致。
定期保养
根据使用频率制定保养周期(每1-3个月小保养,每年全面保养)。
润滑炉门铰链等机械部件,保持开关顺畅。
注意事项:
禁止在未冷却时强制清理,避免耐火材料开裂或元件损坏。
若涉及真空或保护气体系统,需按专用流程清洁(如预抽真空法)。
通过规范操作可延长炉膛寿命并维持加热稳定性